
永續供應鏈管理
日月光投控的供應商遍布全球,所有的供應商都是我們的重要夥伴,我們期待致力於創造價值的同時,能夠兼顧所有勞動者的權益,並且重視環境保護。
供應商永續管理流程
為落實日月光投控採購與供應鏈發展政策和承諾,我們建構四階段供應鏈永續管理流程,確保供應商符合我們的標準與要求,並提升供應商的永續績效。而為了有效的提升供應鏈整體永續性績效,我們除了展開一連串的供應商輔導與能力建置計畫外,也建構了與供應商永續性績效緊密相關的獎勵與退場機制,透過納入ESG相關指標/項目的定期評鑑制度,使永續供應鏈管理制度展開正向的管理循環。
供應商永續規範與調查
日月光投控依據「責任商業聯盟 (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之行為準則,並參考「OECD多國籍企業指導綱領(OECD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聯合國企業和人權指導原則」(UN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世界人權宣言」(UN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ILO Declar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Rights at Work)、國際勞工組織「勞動公約」(ILO Fundamental Conventions)及「社會責任標準」(SA8000)等國際規範,訂定「供應商行為準則」與「永續性風險評估問卷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SAQ)」。
供應商ESG風險調查
為能夠了解供應鏈的永續發展狀況,並針對供應鏈永續性風險進行掌握,我們透過不同的篩選面向及篩選方法建立兩階段風險調查調查方式進行供應商永續性風險評估,以鑑別於治理、環境和社會面向之具有潛在高風險的供應商,並對於可能具有較高風險的供應商進行稽核及輔導,確保其風險可被有效控制及降低。
第一階段:主動調查 – 所有供應商
我們篩選面向依據供應商與公司業務關係及採購金額為基礎,同時檢視供應商行業類別(包含: 原物料、廠務、設備及服務外包等),與環境、社會及治理面向的潛在負面衝擊風險,進行初步評估。
第二階段:永續性風險評估問卷 – 第一階供應商
為求對供應商的永續性風險狀況能妥善掌握,面對多樣與複雜的供應商樣態,我們針對不同行業類別的供應商依據其應關注之風險項目,建立不同項目的永續性風險評估問卷。
供應商行業類別與永續性風險評估項目
- 原物料供應商: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保護、永續治理與風險管理、供應鏈管理
- 廠務、設備與廢棄物承攬商: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保護、道德、永續管理系統
- 服務型外包商:勞工、健康與安全、道德、永續管理系統
供應商永續性稽核與評鑑
第一階段:書面稽核 – 第一階供應商
我們針對所有第一階原物料供應商進行永續性風險評估問卷調查,供應商除了依據問卷自我評估風險外,同時要求供應商必須依照題目內容提供對應的佐證文件。
第二階段:實體稽核 – 重點關注供應商
我們檢視永續性風險評估問卷結果,鑑別高風險供應商並加上其與日月光投控的業務重要性,定義重點關注供應商,對其導入實體稽核與輔導,以確認其風險狀況並且持續降低風險。
永續性評鑑
日月光投控致力於不斷提高供應鏈的永續性與韌性,我們將ESG指標納入主要原物料與關鍵供應商的季度業務審核會議(Quarterly Business Review, QBR)中,除了品質、成本、交期、服務與技術外,同時考量供應商在ESG的實踐與績效,以實際管理做法驅動供應商於永續的管理作為。針對ESG執行績效表現績優之供應商,我們除了於年度供應商大會進行表揚,透過年度會議/論壇等與其他供應商分享其ESG執行經驗與績效,亦實質納入採購流程,ESG績效績優之供應商優先選擇採購或提高其採購量。
缺失改善輔導計畫
針對稽核所發現之缺失,透過現場或遠端輔導的方式,協助供應商提出改善計畫並於期限內完成改善,藉由二次稽核的方式進行持續性追蹤,再次確認供應商所有改善計畫的落實狀況,確保所有缺失皆有效的被改善完成。針對經輔導後仍無法符合日月光投控要求之供應商,第一年我們將持續輔導與衡量逐步降低採購量,並列入重點關注供應商名單中於隔年再次執行實體稽核,若連續2年都無法符合公司要求者,將取消其合格供應商資格並停止交易,執行退場機制,以維護日月光投控之服務品質。
永續供應鏈發展計劃
日月光投控透過年度永續論壇、各面向的永續能力建置專案、不同主題的ESG永續工作坊以及系統化的教育訓練等方式,提供供應商不同的資源與資訊,除了強化我們與供應商之間的協同關係外,更與供應商攜手強化面對風險的應變能力,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環境。